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顏聖紘老師研究室完成墾丁國家公園蛾類生態圖鑑兩冊

ImgDesc
ImgDesc

歷經四年研究,墾丁蛾類圖鑑第二冊問世

你知道有蛾類幼蟲可以生活在潮間帶取食海藻嗎?你聽過蛾類成蟲會分泌氰化物禦敵嗎?你知道台灣最小的蛾類只有1mm長嗎?

相較於蝴蝶來說,一般人對蛾類的認識較為缺乏,然而蛾類的多樣性與數量繁多,在生態系統、農林工業、公共衛生、社會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國家公園與生態保護區的管理與經營角度來說,探索轄區內的自然資源與特色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系顏聖紘老師自2019年起接受墾丁國家公園委託執行蛾類多樣性調查,並於2021年起開始編纂兩冊圖鑑,歷經四年研究團隊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共計發現71科近1200種蛾類,比起過去已知的物種數量大幅增加,其中更包含了許多新種與新記錄種。這些重要的精華成果都在《墾丁國家公園蛾類圖鑑》第一冊 – 大異角類以及第二冊 – 非大異角類中一一呈現。

在第一冊中顏老師首先使用篇幅簡短地介紹了蛾類的分類架構、蛾類的研究歷史、與蝶類的分類歷史迷霧、墾丁國家公園的蛾類特色、蛾類的基本結構以及觀察蛾類的基本概念。第二冊則介紹所有「非大異角類」的蛾類科別,這可能也是在中文世界中的第一次嘗試。許多鮮為人知,或從未出現在任何通俗讀物的類群都在本冊中被介紹出場。有關蛾類的各種有趣的生態,例如與植物的交互關係、禦敵、擬態、警戒、性擇、發音、造巢、社會性等等有趣的議題也在本冊中呈現。

在編纂第二冊時研究團隊遭遇到許多困難。首先是許多曾經被過往研究記載過的物種因缺乏證據標本,因此團隊無法核實其正確性。第二是在2021-2022年的調查中,團隊鑑識出更多過往沒有被發現的科,因此增加了鑑定上的難度。舉例來說,巴氏蛾(Bedelliidae)、鞘蛾(Coleophoridae)、草潛蛾科(Elachistidae)在臺灣都曾經被記載,但是絕大多數的研究者都沒有見過牠們的活體與標本。因此團隊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辨識牠們的形態、探索這些類群在臺灣的可能出沒地點,以及尋找牠們在恆春半島的分布位置與棲地環境。第三是幾個類群的分類體系並不穩定,造成在鑑識物種、規畫內容時的困難。以細蛾總科、巢蛾總科,以及旋蛾總科來說,這三大總科的內部親緣關係至今在不同學者間尚不具共識,其現存分類架構未必適用東亞與東南亞的物種。為了釐清這些問題,團隊除研讀大量文獻外,也針對許多科級歸屬不穩定的類群進行分子親緣關係的研究。

第四是生活史研究的困難。研究團隊在規劃這兩冊納入物種的最高指導原則之一便是生態資訊的完整性。然而許多類群的幼蟲與寄主植物皆難以捉摸,不易推測。例如微蛾科的多樣性雖高,寄主範圍廣,但其幼蟲非常微小,因此團隊費了相當長的時間才終於找到未被寄生的幼蟲。例如幼蟲只棲息在潮間帶取食紅藻的黃斑海野螟十分難以採集,牠們只在退潮時偶爾出現在岩石上,在飼養上也需要花費心思模擬漲退潮的環境。

經過整整四年的研究,顏老師團隊瞭解到即使採用高強度的研究策略並投入大量的時間,還是無法完全鑑定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蛾類。在撰寫這兩本書的過程中研究團隊也發現為了鑑定這個地區的蛾類得相當熟知菲律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華南、朝鮮半島、日本(包含南西諸島),甚至還有中歐與東歐的物種。在這個過程中研究團隊彷彿一次檢討與回顧台灣所有鱗翅目物種的多樣性與文獻,並追趕全球各項研究的進度,這樣的經驗與成果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期合作進行基礎研究工作,並將基礎科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科學與環境教育的素材,並與實務應用結合。顏老師希望藉由這兩冊叢書的出版能夠帶給喜愛自然生態的社會大眾更多的觸動與樂趣。

第一冊購買連結:https://bit.ly/3XDcBu8
第二冊購買連結:https://bit.ly/3Xd1f0a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