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老師團隊發現金門產擬蠹蛾科新物種

擬蠹蛾科(Metarbelidae)是一個隸屬於木蠹蛾總科(Cossoidea)的小型類群,共包含約30個屬、250個物種,分布於非洲熱帶區、東洋區與印澳區。儘管本科中的部分物種曾多次被提及為東亞與東南亞地區農業與林業中的重要害蟲,但在分類學上的研究卻長期被忽視。直到 Ingo Lehmann、Roman V. Yakovlev 與 John B. Heppner 等學者開始針對各大博物館與私人收藏中的標本進行系統性的修訂工作後,擬蠹蛾科的分類學研究才逐漸受到重視。
在亞洲,被認為具有經濟重要性的擬蠹蛾常被鑑定為 Arbela、Indarbela、Metarbela 或 Squamura 等屬的成員。過去二十年間,擬蠹蛾科的屬級分類已歷經大幅修訂,已有至少十個新屬被建立,用以容納過去錯誤歸入數個多系群舊屬的物種。
在亞洲的擬蠹蛾屬中,以 Stueningeria 屬的物種多樣性最高,目前已知共有10種,分布範圍涵蓋印度、印度支那至中國西南部。
2022年,顏老師研究室在金門進行昆蟲田野調查期間,發現了一種未曾記錄的新種 Stueningeria。在所有同屬物種中,此新種與印度的 S. phaga 最為相似,但其翅紋與生殖器結構仍有明顯差異。本研究旨在描述此一新種及其生物學特徵,並釐清過去台灣與中國農業文獻中關於擬蠹蛾害蟲的誤鑑記錄。
根據其與同屬其他物種在形態上的明顯差異,顏老師團隊確認來自金門的標本為科學上的新種。此外,在中國與台灣的農業與林業文獻中,曾偶爾提及兩種擬蠹蛾科昆蟲為果樹或觀賞樹木的重要害蟲。所謂的 Arbela dea 被稱為「荔枝擬蠹蛾」,而 Arbela baibarana 則被稱為「相思擬蠹蛾」。有些學者認為中國文獻中所謂的 Arbela baibarana 與 Arbela dea 應屬同種。然而,這種混淆實際上源於過去對於擬蠹蛾科分類學進展的長期忽視。
真正的 Arbela dea 早已被俄國學者從 Arbela 屬轉入 Marcopoloia 屬,且僅限分布緬甸。Arbela baibarana 實際上是 Marcopoloia discipuncta 的次異名,此物種為台灣特有種。中國文獻中所稱的 Arbela baibarana 極有可能其實是一種 Stueningeria 屬的物種。因此,顏老師團隊認為中國南部地區 Stueningeria 的分類身份仍有待釐清,需待取得足夠的標本與分子資料後再進一步確認。
Yen SH, Liao SR, Wickramasinghe M, Cheng CT. 2025.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Stueningeria Lehmann, 2019 (Lepidoptera, Cossoidea, Metarbelidae) from Kinmen Island of Taiwan.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13: e161543. https://doi.org/10.3897/BDJ.13.e161543